”林恩将信件收入信封,紧锁的眉目也逐渐舒展,他对利昂道,“有几件事,需要你帮我去办。”
刚抵达白熊领时,林恩发现自己最缺的是钱。
通过盐矿初步解决钱的问题后,他发现自己最缺的是军队。
经过多轮扩军后,他觉得自己需要与军队规模相匹配的领地与人口。
等占领了大片的领地,他认为自己现在最为欠缺的是声望与人脉。
这两样东西听起来比较玄乎,但却非常重要,且相辅相成。
可以说,随着地位与实力的不断提升,林恩所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复杂,也更考验他的认知与手段,以及声望与人脉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林恩交给了利昂四封信。
其一是给市长于尔根的回信。
林恩在信中表示自己并无侵扰三河城的意图,只想跟三河城好好做生意,并且愿意遵循过往的商业习惯。
当然,这只是为了稳住于尔根。
过去白河流域领地分散,只能忍受三河城的宰割。
如今六块男爵领已完成统一,林恩又手握重兵,这些‘不平等条约’当然不能再算数。
林恩从来就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,人若犯他,他必犯人。
但他眼下需要时间整顿新占领地以及寻找三河城的破绽,因此选择暂时示弱。
另外三封信,需要分别送到谷地公爵、草地公爵以及当今国王的手上。
信使的人选至关重要。
这年头可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当信使,更别提这些信需要送到北境地位最尊贵的几个人手中。
如果派个普通人当信使,那怕是连白河流域都出不去,刚走出河沼领就被人当盘菜给吃了。
谋害信使的,可以是马匪路霸,也可以是旅店老板,还有可能是地方领主与骑士。
给高级贵族送信的信使,或者说中间人,那都得是有头有脸的实力派人物。
只有这样才能跨越地域限制,并将信交到正确的人手中。
更别提现在的北境日益混乱,送信的难度也愈来愈高。
林恩麾下最缺的,就是这种外部实力派。
好在这半年来利昂通过私盐贸易扩展了一些强力人脉,再加上他黑市商人多年积攒的关系,有能力来当这个中间人。
这三封信的旅途将非常曲折艰辛。
利昂会先将信分别交给几名靠得住的亲信,再委托贸易伙伴护送信使前往大贵族们的居所,而后还要通过其他贵族的层层介绍,最终才能将信件送达。
根据利昂估计,即便是将信送给最近的谷地公爵,保守也需要两周时间。
而要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国王,那更是要以月为单位,甚至还有很大概率送不到。
这年头送封信就是有这么复杂。
河沼领城堡的书房内,利昂接过林恩递过来的四只信封,立刻就注意到了信封上‘白河之主林恩’的署名,当即问道:
“等等,你不用罗曼的名号了?”
林恩轻描淡写回道:“嗯,不用了,沼地公爵应该知道我并非罗曼,这个名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,而且我也不可能永远用一个死人的名字。”
今天对他而言意义非凡。
他将正式摆脱死鬼罗曼的名号,堂堂正正以林恩的名字行于世间。
交代完了送信的任务,他又与利昂深入探讨了夺取三河城的计划。
在林恩看来,越大的势力就越不可能是铁板一块。
三河城常驻人口八九千,城外的茫茫条田中还生存着近三万各种身份的农民。
总人口加起来,并不比林恩麾下的六块男爵领要少。
抛开以市长于尔根为首的少数统治精英,这其中肯定有可以争取的势力与阶层。
“沼地公爵去年在三河城加了多少税?”
税收最容易引发矛盾,林恩希望以此为切入点。
利昂喝了口热乎乎的蜂蜜酒,窃笑道:“嘿,说是五百北境金盾,但实际上一共征收了近八百金盾,这事还是税务官的书记员在酒桌上透露给我的。”
林恩继续问道:“除了你们黑市承担一百,余下的都分摊给了哪些行会?”
这年头的自治市,通常都采用行会包税制度。
说白了,就是城市的市议会在当年制定一个具体税额,并分摊给各个行会,再由行会向下属的商人与工匠进行征收。
三河城的黑市实际上也是一个行会,利昂就是会长,并负责向下边的小黑商们收税,最后统一上交给城市的税务官。
税务官会将税收呈报给市议会,由市议会来决定这笔税该怎么花。
通常来说,市议会每年都必须从税款中抽调一千金盾,上供给沼地公爵,以换取自治市的特权。
去年沼地公爵额外征收了百分之五十的战争税,合计五百北境金盾。
但三河城在实际征税时,却额外多征收了三
第152章 三河城的封锁威胁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